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同 » 人勤春来早 振兴正当时

人勤春来早 振兴正当时

大同

“老尉,壕沟里的土解冻了吗?”

“差不多了,这些土清理完就施肥,史书记,今年争取帮我们把葡萄再卖个好价钱……”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连日来,大同市阳高县东小村镇尉家小堡村驻村第一书记史桃林同尉家小堡的村民一起在葡萄大棚内开沟施肥,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经实地调研,史桃林发现了几处难题:农户经营在销售环节处于弱势,常出现菜果贩子押钱迟付、压价低收等现象;有些菜果品出棚时不能立即出售而烂在棚里,带来亏损;种植户对互联网一知半解,信息滞后导致销售被动。为此,驻村工作队队员刘龙精心打造了一个从田间至社区销售的模式,利用微信、抖音、微视频等平台点对点连接种植户和居民,既缩短了流通环节,也为居民提供了新鲜绿色的农产品。

“短视频第一时间发布现场采摘情况,让居民直观了解所购买的产品、了解其生长环境。”刘龙说,因为是点对点销售,资金回笼快,种植户能拿到现钱,居民和种植户的距离也拉近了。得益于这种营销模式,2022年,驻村工作队为各小区运送销售葡萄近万公斤,帮销葡萄、大京杏、生猪等农副产品价值18.2万元,保证了全村42户脱贫户和76户一般农户的收入增长,消除了规模性返贫致贫风险,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只有乡村产业兴旺起来,才能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更多流向农村,农村才有活力、有人气、有奔头。”史桃林深有感触地说,“借着春风,一定要将我们的‘一廊三区’品牌做下去。”

史桃林所说的“一廊三区”,是指桑干河阳高县段生态廊道及尉家小堡村打造的葡萄园区、玉露香梨区和庭院经济区。目前,廊道沿线的菩提树、百福门、小瀑布、魁星楼等乡村旅游资源已初具规模;已建成的占地248亩、143个全钢架葡萄冷棚园不断扩大产业附加值,今年还计划注册商标;试种的100亩玉露香梨成活率达到100%,预计两年后完成500亩规划;引导30家农户以庭院为载体,种植阳光玫瑰等新品种葡萄,带领村民走上“小庭院”创造“大财富”的新路子……

如今的尉家小堡村,已由昔日贫困村转变为都市休闲村。驻村工作队思考着、忙碌着、奋斗着,牢牢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做大做强做优具有小堡印记的农产品,发展特色种养、生态观光、乡风文明,与春耕农民一起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开年“集结号”……(贾卓)

[编辑:祁旭光]

2023-03-16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