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魏悦)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法院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作出安排部署,将开展三项活动、推出十项举措,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人民法院服务保障打造“桥头堡”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不断提升审判执行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全市法院将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着力把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重点开展好三项活动。积极开展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山西省加强产权保护2023年行动计划》,严惩侵害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犯罪行为,妥善处理涉产权保护案,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涉民营企业经济犯罪“积案”专项清理工作,不断提升涉民企案件办结质效。扎实开展助力服务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依法惩治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妨碍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同时,全市法院还推出十项举措。加强理论学习。全面学习党中央及省委、大同市委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健全制度机制。修订完善相关文件、制度,加强制度机制保障力度。建立案件台账。建立健全涉企业诉讼及执行案件台账,提炼总结经验做法。全面起底归拢。对近年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清单以及整改措施、整改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归拢。建立信访台账。建立涉企监督台账、线索台账、信访台账,做到挂账销号。做好重点工作。扎实做好执行合同、破产案件和保护中小企业投资者合法权益相关工作。开展送法进企。常态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送法进企业活动”,依法平等保护、助力各类企业健康发展。全盘统筹推进。统筹抓好全市两级法院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形成上下一体、整体发力的局面。举行专题会议。筹划举行全市法院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会议。广泛宣传发动。利用新媒体抓好日常性宣传,利用报纸等做好重点性宣传,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市法院将盯紧大同市率先实施营商环境3.0版改革,围绕“三无”“三可”工作要求,坚持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提升司法水平两大系统工程长期有机融合,实现良性互动,不断提高司法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增强企业和企业家的司法获得感,为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营商环境,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