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和新冠病毒面对面的人中,有这样一群人,我们只在核酸检测报告上见过他们的名字,却不曾见过他们的“庐山真面目”,他们在背后夜以继日地默默付出,只为尽快揪出核酸标本里的新冠病毒。
石楼县2022年1至3月份,共采集并检测4万余人。平均每月采样检测接近1万多人次,标本及信息处理无一出现纰漏!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你看不到的辛苦、风险和坚守,每一份荣耀都因有他们。
曾经他们只是身穿白大褂的白衣天使,现在,因身上的隔离服又多了一个身份——核酸检验人员,成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直面病毒的人”。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承担了石楼县辖区内所有“愿检尽检”人群和重点地区返石人员核酸采样检测任务。高要求、高挑战、高风险背后是无人知的付出:轮班期间不休息、不喝水、不上厕所,汗水湿透他们的衣衫,面部留下深深的痕迹,却依然执甲逆行,企业、工地、学校……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忙碌的“大白”身影。今天,就让我们透过镜头里每一个陌生又熟悉的他,感受这份心中大爱。
“没想那么多,关键时刻,该上就上”,主动报名去做核酸检测工作的孟彦辉说。
实验室里,录入、检测、审核、提交,每一轮标本操作都需要检测人员紧密衔接配合完成。需要他们专业严谨地对待每一份标本,对每一步检验负责,在确保检验结果准确的同时,还要保证检测的速度。
检验科主任郑翠巧介绍说,检测人员在接收到标本之后,要先对标本进行灭活、编号等预处理,然后配好试剂提取核酸,随后通过PCR实验将相应的核酸片段扩大几百万倍,把相应的核酸检测出来,判断阳性还是阴性。一份报告的背后,是实验室里十几道工序近5个小时的忙碌。
虽然检测任务量大,条件艰苦,但他们没有半点怨言,任劳任怨。“当成功采样,看着一份份检验结果均为阴性,这些就足够了。”正是这份责任心和使命感,让他们彼此鼓励,默契配合,高质量完成艰巨的检测任务。
自疫情发生后,石楼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领导及科室高度重视检测工作,从完善硬件设施,合理规划工作流程,到加大培训力度,扩大有资质检测人员队伍,参加室间质评,完成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等,为医院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平稳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如果说检测结果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指令,检验人握在手里的就是‘信号枪’,所以说检测结果必须准确无误。”石楼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疫情防控负责人王红丽说。据她介绍,从2月25日开始,对有太原旅居史以及其他中高风险区域返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期间,需要核酸监测人员数量激增,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新冠”核酸检测量2万多人份。
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见精神。每一个代表着平安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背后都是无数“检验人”不惧“病毒”、挑灯夜战,用火眼金睛排查出的一份份“战果”。脱下防护服和口罩后的“检验人”,每个人看了之后都会心疼:被汗水浸透的衣衫、泡白的双手、勒红的脸颊……这都是他们的“标配”。 这群可敬可爱、默默付出的“检验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一次又一次经受住了考验,以他们的勇敢坚毅守住了全县疫情防控安全网。(郑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