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3月11日清晨6点,从睡梦中醒来的刘昊卫看着身边的爱人,他不忍心叫醒还在熟睡的她,因为这几天爱人太累了。
刘昊卫,晋城市公安交警支队二大队民警。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他作为小组长在晋城高速东收费站疫情防控卡点已经坚持执勤79天了,每天疏导、登记、劝返、解释,工作“白+黑”“5+2”,不分昼夜,没有节假日,始终坚守一线。而在晋城市人民医院工作的他的爱人王慧芝,因为3月6日晋城市出现的一例输入性病例,被单位紧急抽调到核酸采集组分配在市区望川楼片区,他们这个警医之家“双线”作战,都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只有当两人都正好休息的时候才能见上一面。
来到疫情防控卡点的刘昊卫马上投入到了工作中。“你好,请出示一下您的两码和48小内核酸报告”“你好,请出示下你的驾驶证、行驶证,根据我市疫情防控规定,您不能落地需要劝返,请您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谢谢您的配合。”
“其实一天下来最累的不是腰酸背疼,而是嗓子。”刘昊卫说。“根据晋城市的疫情防控规定,有些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人员需要劝返,但有的人员不理解,咱也知道,人家走了上百公里,有的甚至上千公里来到这里,却不让落地,肯定心里憋屈,不理解不支持也很正常的。可身后是230万全市人民,又不允许我们讲私情,所以我们只能耐心的解释、劝导。”
“但我们也不是绝对不讲情。一次,一辆河南牌照的救护车驶入卡点,车上有一位从郑州需转运至市人民医院的病人,当时郑州是疫区不符合进市条件,情况比较特殊,卡点的志愿者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在得知情况后,我本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原则,第一时间向大队领导汇报,征得领导同意后,立即安排警车将救护车护送至市人民医院,并告知医护人员情况,严格按照防疫措施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接、转移病人,全程未与救护车上人员接触,后又将该救护车带至晋城东收费站驶离晋城。”
刘昊卫的爱人王慧芝,自抽调至核酸采集组以来,每天从早上7、8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一天要采集上千人的核酸样本,有时连吃饭、喝水、上厕所都顾不上,每天工作结束后,累的话都不想说,尽管很辛苦,但她却毫无怨言。她说:“认真做好每一次的核酸采样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职责。当有时别人对我说‘谢谢’的时候,心里还是很开心的,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警察和医生义无反顾地站在了最前线,他们尽职尽责、连续奋战,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守护着我们这座温暖的小城。
“疫情不退,我不退。”他们用一身“荧光绿”和一身“天使白”讲述着一个个平凡又不平凡的故事,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却有着实实在在的敬业情怀,他们把职责扛在肩上,用青春和奉献体现了一名民警和一名医护的责任与担当。(司云昌)